有限空间作业环境特殊,存在通风条件差、有毒有害化学气体易积聚和缺氧风险高等特点,若发生事故,应急救援又常常因为缺乏专业相关知识和装备,而导致伤亡人数急剧扩大,酿成更大悲剧,近年来,有限空间事故已成为安全生产领域救援的难点和痛点。
本期《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案例》重点选取了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的典型事故案例,请各生产经营单位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警示教育,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2023年12月,在某制药企业内,1名员工沿绳梯进入调配罐内进行锈蚀状况检查作业,快下到罐底时摔下绳梯,现场员工发现后直接沿绳梯进入调配罐对其进行救助,也晕倒在罐内,2人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该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万元,公安机关对该起重大责任事故案立案侦查,11名相关责任人被给予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
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2023年7月,事故发生单位修改工艺后,作业人员本无需进行下罐检查,只需进行目视检查即可,但事故发生时作业人员仍按习惯下罐。下罐前,作业人员未履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手续,未对调配罐进行气体检测分析,风险隐患转化为事故。
2.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救人心切乃人之常情,但科学施救更重要,不采取保护措施进行救助反而会危害自身生命安全,导致悲剧。
3.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形同虚设。事故发生单位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中没有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内容,教育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事故发生单位也没有根据作业人员工作岗位的风险为其配备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没有在岗位配备正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安全绳等应急救援物资。
2023年5月底,某村镇临时污水泵站内,作业人员在对提升泵井进行排水作业过程中,1名工人下井清理垃圾杂物时吸入硫化氢气体昏倒,随后6名工人相继下井施救发生中毒昏倒,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4人轻伤。
该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被给予行政处罚110余万元,3名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3名相关责任人被追责问责。
1.下井前未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作业人员和施救人员在未进行通风及有毒有害化学气体检测、未佩戴任何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的情况下,下井作业和盲目施救,造成群死群伤。
2.违法发包,包而不管。泵站产权单位在建设质保期届满后,将泵站维修保养项目违法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个人,未制定相关作业方案、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提供劳动防护用品,严重违规组织作业。
3.属地防范硫化氢中毒工作存在空白。属地城镇建设管理部门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流程混乱,有关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致使防范硫化氢和有限空间工作未落实,形成空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意大利3-2土耳其!23年后再夺女排世锦赛冠军,36连胜+1年连夺3冠
卖一台新车亏1万、靠售后赚54亿“回血”,最大4S集团年报中还藏着哪些机会和隐忧?
AYANEO AM01S复古迷你主机预售:4499元,配锐龙AI 9 HX370处理器
小米AI眼镜迎来1.2.31.0固件更新:新增支付宝“看一下支付”功能
Surface Pro广告使用的却是iPadOS截图!微软将近一天后删除
上一篇: 鼎瑞新材料获得锂离子电解液拌和设备专利可调理刮料板高度削减与罐底壁冲突
下一篇: 氨法脱硫